-
高中数学 思维导图 方法/步骤 1 集合和函数 2 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 3 算法、统计和概率 4 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 5 数列、不等式和解三角形 6 简易逻辑、圆锥曲线、空间平面和角 7 导数、积分、复数、推理与证明 8 概率、统计、技术原理、二项式定理
-
1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已知点M(a,b)在圆O:x2+y2=1外, 则直线ax+by=1与圆O的位置关系是( )A.相切 B.相交C.相离 D.不确定(2)若过点A(4,0)的直线l与曲线(x-2)2+y2=1有公共点,则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2 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016·高考山东卷)已知圆M...
-
方法/步骤 1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高一同学学好必修一知识扎实,对高考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必修一知识点在高考占很大的分数。所以同学一定要学好。2 第一章:集合和函数的基本概念 3 这一章的易错点,都集中在空集这一概念上,而每次考试基本都会在选填题上涉及这一概念,一个不小心就会丢分。次...
-
绘制方法二:搭建思维导图框架同样在该网站中选择页面立即体验进入新建页面中,选择思维导图新建,来到在线编辑思维导图页面中,围绕页面中的中心主题对框架进行搭建,颜色进行填充使用。9 以上就是利用思维导图总结的高中函数知识点,相信利用这种图文并茂的方法,可以让使用者更好的对思维导图里面的知识进行总结使用。
-
一、知识梳理 1 1.直线的倾斜角 2 2.直线的斜率 二、平面解析几何直线易误点 三、经典案例 1 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1)直线2xcos α-y-3=0的倾斜角的变化范围是( )A. B.C. D.(2)已知直线l:x-my+m=0上存在点M满足与两点A(-1,0),B(1,0)连线的斜率kMA与kMB之积为3...
-
如果不是完整的曲线,则应对其中的变量x或y进行限制. 例:(2017·江西红色七校二模)已知动圆C过点A(-2,0),且与圆M:(x-2)2+y2=64相内切.求动圆C的圆心的轨迹方程.注意事项 知识点再多也只是理论,希望同学们多做题,多总结,实践才是最重要的 努力学好高中数学,不负家长与师长的期望 ...
-
一、知识点梳理 二、要点整合 三、经典案例解答 一、知识点梳理 1 1.空间向量的有关定理 2 2.两个向量的数量积(与平面向量基本相同)3 (3)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 4 4.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确定 二、要点整合 1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原则 2 3.利用空间向量坐标运算求解问题的方法 1、空间...
-
一、知识梳理 1 1.圆的定义及方程 2 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二、平面解析几何——圆的方程两个易误点 三、经典考题 1 1、求圆的方程 2 (1)(2016·高考天津卷)已知圆C的圆心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M(0,)在圆C上,且圆心到直线2x-y=0的距离为,则圆C的方程为___.(2)(2016·高考浙江卷)已知a∈...
-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全攻略 简介 集合是高中数学最基础也最简单的知识点,是高考的考点之一。掌握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集合的运算对于高中数学函数、不等式的学习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可以说集合学不好,高中数学的入门功课就没做好。在这里给大家讲解集合的精髓知识,帮助大家快速入门。工具/原料 高一数学必修一...
-
简介 高中数学很多同学都是函数知识点比较难,其实高中数学函数不是难而是没有用对解题方法,那么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奇偶性及周期性部分真的很难吗?实际上并不是。要学好函数部分,大家应该这么做 2.周期性 1 (1)周期函数:对于函数y=f(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任何值时,都有f(x...
-
不能说在定义域上单调,而应该说在(-∞,0),(0,∞)上单调。4、指数函数 1 当0<a<b<1<c<d时,指数函数的图像如下图 5、对数函数 1 当底数不同时,对数函数的图像是这样变换的 2 希望可以给予高中数学对函数知识点迷茫的同学一些帮助。同学及家长们有任何问题,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共勉!
-
高考数学知识点:基本不等式(附习题)简介 最近很多同学给老师留言说,分享关于高中数学知识点的习题,今天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高中数学知识点基础不等式的习题。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1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是高考的常考内容,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填空题.高考对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考查常有以下三个命题角度: ...
-
高中数学 必修1知识点 集合与函数概念 简介 集合与函数概念, 带颜色的文字,希望能醒目 集合与函数概念 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3 集合的基本运算 4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5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
高中数学 必修2知识点 圆与方程 简介 高中数学 必修2知识点 圆与方程 圆与方程 1 圆的标准方程 2 圆的一般方程 3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4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5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6 空间直角坐标系 7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
简介 很多同学是不是每个章节高中数学知识总结都不会归纳呢?下面肖老师给讲解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平面向量能够帮助同学解决高中数学难题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1 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2.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3.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向量的线性运算 1 1.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
-
2 同学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在高中数学那个知识点不懂的可以用画一画你不是很懂的地方,写一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3 数学课堂上要准备一个好的笔记本,用来记录老师讲的知识重点部分,课后多做跟老师讲的有关的练习题,巩固一下课堂上的知识点,课后练习都不要放过。4 准备一个纠错本,养成记录错题的习惯,考...
-
1 一、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概念。这一部分概念的记忆比较重要,而考试的时候很容易因为概念模糊而失分,所以上课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听讲。老师讲课讲得快也不代表讲得不好,反而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2 二、函数的应用。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是高中阶段非常关键的一个知识点,什么单调性、最值、周期性、对称性...
-
工具/原料 无 方法/步骤 1 最基本的三角函数关系式 要说最基本的当然是平方关系和商数关系式了。如图所示:这两个公式主要用在计算题和恒等变形上。用的非常多,常考请熟记。2 倍角关系式 这组公式主要用在恒等代换上,是考试最常考的热点之一。基本上年年高考都要考察这个点。特别是利用余玄二倍角进行转化...
-
高中集合知识清单 简介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被放置高中数学教材必修一的第一章。理清和学好集合对于高考的重要性不可小觑。以下是集合中的重要知识点。方法/步骤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仅有两种:①属于(用符号“∈”表示)②不属于(用符号“∉”表示)2 集合中元素的特征①确定性:作为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
-
5 考点四 圆锥曲线的应用 注意事项 希望能在你的学习的道路上帮上一点忙,整理不易,记得点赞转发!。由于时间和篇幅的原因关于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梳理和高考易考点及案例讲解就整理到这里,需要更多更精彩高中数学知识点的同学来···?平时做题训练时注意这些题型的总结,做到做一题而会一类题 ...
-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汇总归纳:集合及其运算 简介 针对高中数学,不要盲目复习和做题,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掌握高中数学都有哪些知识点,通过做题发现出自己哪些知识点不足,这样才能快速提分。肖老师分享关于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汇总归纳:集合及其运算。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 (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能...
-
理解频率分布直方图矩形面积的几何意义.)75.你还记得一般正态总体如何化为标准正态总体吗?(对任一正态总体来说,取值小于x的概率,其中表示标准正态总体取值小于的概率)2 以上都是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高中数学重点知识归纳具体内容,同学可以按照以上知识点和重点知识归纳去学习。
-
1 总之在高中数学学习一定要掌握学习的方法:1、笔记:记老师讲的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点,尤其是数列性质,课本上没有,但做题经常用到2、错题收集、归纳总结。2 高中必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提高高中数学成绩,不知道同学们有错题本,其实和笔记是一样的。把关于高中数学知识点错误的习题一定要填写到错题本上,...
-
集合是高中文科数学接触到的第一个知识点,如何全面理解不仅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可以让你在后续的学习中不会因为集合的问题而拖下后腿。工具/原料 高中文数必修一 方法/步骤 1 第一点:集合的定义集合的定义在书本上已经做了详细的说明。通俗来看,也就是所有不相同的事物(即元素)组成的一个团体。这里需要...
-
简介 分式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分式不等式怎么解?怎么快速高效的求出分式不等式的解?穿线法怎么用?序轴标根法是什么?数轴标根法是怎么回事?工具/原料 分式不等式 纸,笔 方法/步骤 1 什么是分式不等式?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叫做分式不等式。2 分式不等式怎么等价转化?方法/步骤2 1 ...
-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简介 关于高中数学的学习知识点总结我们的地区所使用的为全国二卷,首先我们要对试卷有一定的了解。满分150分,选择题12道填空题4道,每题5分,共80分。剩余的部分为道大题,共70分,所以大题在整个卷子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大题分别1)数列或者三角函数2)立体几何3)概率统计4)圆锥曲线5)...
-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高中数学必修 简介 1、数学归纳法原理、 证明恒等式、不等式、 证明整除问题、 证明几何问题、 归纳—猜想—证明的问题 2、包括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和数学归纳法证明等知识点。主要是理解和掌握分析法、综合法和数学归纳法证明。3、常见考法:多以解答题的形式融合在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