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栀子,性寒,具有泻火除烦,凉血解毒,清热利湿,清肝明目,消肿止痛的功效。2 可以用于治疗外感热病引起的心胸烦闷睡眠不好,高烧烦躁,温热黄疸,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鼻出血等。3 眼红肿痛:栀子10克,菊花10克,黄芩6克,龙胆6克,甘草6克,用水煎服,每天1次,连服半个月。4 身热心烦,口渴苔黄:栀子...
-
1 山栀子不仅可以用来吃,药用价值也很不错。对于治病是非常有帮助的,特别是祛火的功效很好 2 山栀子中还含有大量的栀子甙、去羟栀子甙、山栀甙存在,这些物质能够帮助我们起到治疗体内火气重的情况 3 对于容易烦躁的人群来说,山栀子也是有很好的作用的 4 山栀子能够用于热病发热,心烦不宁等问题,是非常善于泻...
-
4.防暑:金银花、栀子、山楂各15克,甘草5克,水煎后放凉代茶饮。 5.酒糟鼻:鲜枇杷叶、栀子仁各等份,分别研成细末并混匀。每次取混合粉末6克,温酒10毫升送服,每日3次。 另:栀子为抗生育药物,在民间曾作为避孕草药,所以希冀怀孕的妇女及孕妇禁用。
-
(如果觉得麻烦可以选择,橘红栀子茶,直接用开水冲泡就可以了)橘红栀子茶的功效与作用1橘红——据古籍载橘红有消痰、利气、宽中和散结的药效。吴宋夏曾初步研究其乙醇提取物有祛痰、平喘、镇痛、抗炎、抗实验性胃溃疡、舒张管平滑肌和抗房性心律失常等作用。据研究:化州橘红多糖具有明显的祛痰止咳作用,是有效的药用...
-
栀子佛手茶 1 葛根:葛根含有丰富的葛根异黄酮、异黄酮苷类和三萜类皂苷等物质,帮助排出身体毒素,清除体内的顽固病菌,具有降尿酸、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的功效。2 桑叶:桑叶富含有稀有元素有机硒、锗,可清除体内自由基,使蓄积在体内的毒素和废物被氧化,促进新陈代谢和微循环,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帮助高...
-
方用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山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苓)。该方具有镇静、镇痛和降血压作用,故本方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常用方。用该方出现筋脉拘急,手足痉挛,舌绛(深红色)苔少等症状则要停用。2 肝肾阴虚型:以血压升高兼见眩晕,伴头痛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
-
1 每天喝一杯菊苣栀子茶可以保肝利胆,降低体内血脂、血糖的含量,并通过综合作用降低了高尿酸血症的尿酸的量,从而帮助痛风患者减轻痛苦。2 菊苣: 菊苣为菊科植物菊苣的地上部分,菊苣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利尿消肿,菊苣的作用是治湿热黄疸、肾炎水肿,菊苣提取物有明显的降尿酸作用。3 栀子:果实是传统中药,属卫生...
-
清热解毒之最—---金银花; 芳香化湿之最---—藿香; ;重镇安神之最———朱砂; 利水渗湿之最———茯苓 ;芳香开窍之最———麝香; 清热之最———石膏 ;泻火之最———黄连 ;降气之最———沉香 ; 生津之最———石斛; 化痰之最———半夏; 平肝之最———羚羊角 ; 辛凉之最———薄荷...
-
2、待水沸腾后,再煎煮20分钟左右,滤出药汁即可饮用。 注意:每日煎服1剂,可与养血调经中成药一起内服。 配方二 原料:生白芍30克,当归15克,山茱萸10克,山药30克,生黄氏20克,丹皮15克,炒栀子10克,红枣10个。 做法: 1、用砂锅或不锈钢锅加适量的水煎煮。 2、所加入的水以淹没...
-
服药时间应在行经前三天即开始服用,特别是膜样痛经、及内膜异位症等,否则效果不显。[辨证方]1、寒证温肾扶阳汤,治胞中虚寒型痛经,妇女经期小腹隐痛,喜温喜按,经色清稀,腰酸腿软,四肢不温,尿频,白带下注,面色淡白,舌质淡润,脉象沉缓无力。人参9克 山药9克 熟地9克 山萸肉6克 吴茱萸6...
-
栀子金花丸的功效 简介 栀子金花丸的成分有栀子、黄连、黄芩、黄柏、大黄、金银花、知母、天花粉。成品是黄褐色的水丸,味道很苦的。方法/步骤 1 上火了,口腔溃疡,脸上长痘痘,还有大便干结,都可以吃栀子金花丸用来清热泻火。2 主要作用就是解毒清火,主要症状有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等等。3 儿童不宜服用,药效太...
-
【方药】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山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苓)。该方具有镇静、镇痛和降血压作用,故本方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常用方。用该方出现筋脉拘急,手足痉挛,舌绛(深红色)苔少等症状则要停用。2、肝肾阴虚型【主症】以血压升高兼见眩晕,伴头痛耳鸣、腰膝酸软...
-
(5)山栀子3克、酸枣仁6克、茯苓5克、百部5克、半夏5克、苦参3克、灵芝10克、薄荷3克、合欢皮3克、羚羊角10克、龙骨3克、牡蛎3克、琥珀3克中火蒸制7天后阴干,碾为颗粒,拌以5年以上新鲜鳖血烘焙6个小时制成一剂,睡前倒入锅内,煮一小时,药汤泡脚30分钟。4 自我心理疗法:更年期失眠的心理治疗亦极为...
-
2 中药祛斑小妙招二 5克,柴胡、红花、桃仁、土元、苍术各10克,生地20克。肝郁火旺者加丹皮、栀子;因病程较长,肾气受损,偏肾阴虚者加二至丸,虚甚者加知母、黄柏;偏肾阳虚者加附子、肉桂、鹿角胶。1日1剂、水煎3次。3 中药祛斑小妙招三 6怠杏去皮,滑面、轻粉各等份,研末隔水蒸片刻,取出加龙脑...
-
现代医学证明。苦丁茶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便的功能,对咽喉肿痛、口腔炎、牙龈炎效果显著。 3、可服用牛黄清胃丸。药物的主要成分是牛黄、大黄、栀子、黄苓、黄柏,适合用于清胃泻火。润燥通便。 4、急性期手法治疗。如果是急性发作肿得很高的话,可以用干净的针(在火焰上烧一下)...
-
3 辨证论治: 肝火扰心证: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治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芩、栀子清肝泻火;泽泻、车前子清利湿热;当归、生地滋阴养血;柴胡疏畅肝胆之气;甘草和中;生龙骨、生牡蛎、灵磁石镇心安神。) ...
-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如人参可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等。某些甘味药还具有解药、食中毒的作用,如甘草、绿豆等。 (3)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久痢,肺虚久咳,尿频遗尿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
-
处方:白茅根、仙鹤草、桑白皮、黄柏、知母、栀子、金银花各12克,黄芩、杏仁、瓜蒌、川贝母、前胡、枇杷叶、炒侧柏叶各10克。加减:风热重加荆芥、薄荷(后下)各10克;痰热重加竹沥、海浮石、法半夏各10克;便秘者加生大黄(后下)6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疗效:治疗45例中,临床痊愈及 显效37例...
-
明●董宿《奇效良方》含香丸(丁香、甘草、细辛、桂心、川芎),口香去臭方(甘草、川芎、白芷),丁香丸(丁香、川芎、白芷、甘草),地骨皮丸(地骨皮、黄芪、桑白皮、山栀子、马兜铃),加减泻白散(桑白皮、地骨皮、黄芩、甘草、知母、五味子、麦冬、桔梗)。宋●《太平惠民和济局方》如圣汤(苦桔梗、甘草)。4 宋...
-
年在50岁以上的患者,可将蜂蜜30克,和入汁中;50岁以下之患者,则用开水冲食盐少数隔水炖熟,取出温服,效验如神。 医治偏方:肝癌 蜈蚣、洋虫、阿娘(蜂房21克,急性子24克,全蝎、僵蚕、木鳖子、咸灵仙各30克,山慈姑50克 共研细末,水泛为软坚丸,每服1.5克,日2次,温开水送。能使表现减轻,肿块软缩,延伸...
-
4招助女人调节内分泌 一、喝茶调节内分泌 名称:桂花茶 原料:干燥桂花适量,绿茶1包,蜂蜜适量。 步骤: 1、将桂花和绿茶包一同放入杯中,用热开水冲泡。 2、大约三分钟后,桂花即入味。 3、待茶汤放至适温时,调入蜂蜜即可,此茶可热饮可冰饮。 功效:桂花茶是由精制茶坯与鲜桂花...
-
4 冬季食疗滋补之降心火——灯芯草柿饼汤 灯芯草6克,柿饼2个,水300毫升。将材料一起放下,水煮剩100毫升,加白砂糖适量,温服,柿饼可吃,每日两次。此方有清降心火、清热利尿之功效。5 冬季食疗滋补之降心火——莲子汤 莲子30克(不去莲心),栀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
-
川楝子、栀子等。 4.本方可用于妇女经期前后外感、肾盂肾炎、胸膜炎、症见寒热往来者,均可斟酌使用。3 三、大承气汤 组成:大黄12克、厚朴9克、枳实9克、芒硝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峻下热结。 主治:1.肠胃燥热积滞。证见大便坚实不通,脘腹胀满,疼痛拒按,高热神昏,谵语,舌苔焦黄起刺,脉沉...
-
菊苣栀子茶有什么功效 简介 请问菊苣栀子茶有什么功效 方法/步骤 1 保肝利胆功效:菊苣栀子茶具有帮助肝脏排毒的作用,还可促进胆汁的分泌,临床上还可用于治疗肝火上亢所致目赤肿痛、视物模糊等症状 2 降尿酸功效:可用于降低高尿酸血症的尿酸含量,从而减轻痛风患者的痛苦等。3 利尿消肿功效:可用于治疗小便不利、...
-
8 治肺有风热,鼻生疱:凌霄花半两(取末),硫黄一两(别研),腻粉一钱,胡桃四枚(去壳)。先将前三味和匀,后入胡桃肉,同研如膏子,用生绢蘸药频频揩之。(《杨氏家藏方》紫葳散) 9 治酒齄鼻: 一、凌霄花、山栀子。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调下,日进二服。 (《百一选方》)二、...
-
5 酸枣仁汤组成:酸枣仁(去壳,取仁)、甘草(炙)、生地黄、栀子仁、麦门冬、人参、当归身各等分。做法:取酸枣仁三钱捣碎,用水煎服,最好是每晚睡前一小时服用。作用:酸枣仁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较恒定的镇静作用。对于血虚所引起的心烦不眠或心悸不安有良效。6 枣仁百合排骨汤(滋阴安神)百合20g,酸枣...
-
(《经验方》)②治脏毒,酒病,便血:槐花(半两炒,半两生),山栀子一两(去皮,炒)。上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食前服。(《经验良方》槐花散)③治暴热下血:生猪脏一条,洗净,控干,以炒槐花末填满扎定,米醋炒,锅内煮烂,擂,丸弹子大,日干。每服一丸,空心,当归煎酒化下。(《永类...
-
7.鼻衄、吐血:玉米须、香蕉皮各30g,山栀子9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5天为1个疗程。8.特发性水肿:即找不到病因的水肿。玉米须50g,大枣5枚,以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可连饮服1个月。9、黄疸(黄疸性肝炎):玉米须30g,茵陈蒿20g,煎汤。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7天为1个疗程...
-
8.治肛裂出血:槐花、山栀子各30克。将槐花一半炒用,一半生用,和山栀子共为细末,每次服3克,用米汤送服,日服3次。9.治银屑病:槐花适量,炒黄,研为细末。每次服3克,饱腹后以温开水送服,日服3次。10.治风热上攻所致视网膜炎:槐花、菊花、金银花各10克,混匀,分3次放入瓷杯中,用开水冲泡。温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