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复分解反应中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不变,因此生成的硫酸铁中的铁为+3价的铁,复分解反应实际就是离子间的互换,但是必须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
-
硫酸铵〈(NH4)2SO4〉为盐,氢氧化钠(NaOH)为碱,二者都是化合物,在化合物之间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当盐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时要求生成 正文 1 硫酸铵与氢氧化钠的反应:(NH4)SO+2NaOH==NaSO+2NHHO(加热会逸出氨气)。硫酸铵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为(NH4)2SO4,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无气味。280℃以上...
-
二者都是化合物,在化合物之间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可是在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复分解反应时 正文 1 氯化铁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3+SO2+2H2O=2FeCl2+H2SO4+2HCl。氯化铁和二氧化硫反应的现象是溶液由淡黄色变成浅绿色,因为铁离子Fe(3+)在溶液中呈淡黄色,反应生成物中的亚铁离子Fe(2+)在溶液中呈浅绿...
-
1 强酸制弱酸实质及原理是弱酸根与强酸反应,生成弱酸和强酸根的反应,也就是弱酸根夺取了强酸的氢离子。强酸制弱酸是复分解反应一条重要规律。强酸这个概念是由丹麦化学家J.N.Broted和英国化学家T.M.Lowry提出的。强酸主要指高锰酸、盐酸、硫酸、硝酸、高氯酸、硒酸、氢溴酸、氢碘酸、氯酸,其中高氯酸、氢碘酸...
-
酸、碱、盐几种物质混合时,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都能发生反应,应注意:(1)如果有氧化还原反应,先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后考虑复分解反应;(2)复分解反应,先考虑酸碱中和反应,后考虑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的反应;(3)能发生多个同类反应的,生成物电解度越弱的或沉淀物溶解度越小的,先反应。钠是热...
-
正文 1 石灰石加入稀盐酸石灰石会慢慢溶解,并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石灰石和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方程式为CaCO 3+2HCl=CaCl2+CO 2↑+H2O,固体碳酸钙逐渐溶解消失,并有气泡产生。扩展资料: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石灰和石灰石是大量用于建筑材料、工业的原料。石灰石可以直接...
-
1 辟谷复食第四天后吃盐。辟谷复食的前三天,要控盐。因为辟谷出关时,普遍肾虚。肾虚时,吃盐多,会水钠潴留,加重肾脏负担。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硝酸钙,硫酸亚铁和乙酸铵硫酸钙,氯化铜,醋酸钠等,一般来说盐是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盐与盐反应生成新...
-
原理是复分解反应的原理了,生成物有沉淀。简介氨水,指氨的水溶液,有强烈刺鼻气味,具弱碱性。氨水中,氨气分子发生微弱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及铵根离子。“氢氧化铵”这个名称并不十分恰当,只是对氨水溶液中的离子的描述,并无法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氨在水中的电离可以表示为:反应平衡常数Kb=1.8×105。
-
HSO4-一般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为H+和SO42-,对于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如碳酸,在与酸反应中,碳酸根先与氢离子结合成为碳酸氢根离子反应完全后后再与氢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强酸弱酸判断可以从PH、氢离子浓度、复分解反应等判断强酸 正文 1 HSO4-是强酸根离子,它能完全电离出H+和SO42-;HSO3-是弱酸根离子,...
-
硝酸钡和硫酸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硫酸的性质:1、可与多数金属(比铜活泼)和绝大多 正文 1 硫酸和硝酸钡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NO3)2=2HNO3+BaSO4(沉淀)分析:硝酸钡为无色的或者有白色光泽的立方晶体,它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具有强氧化性和毒性,微具有吸湿性。硫酸的化学式为...
-
三氧化硫和氯化钡反应是BaCl2+SO3+H2O=BaSO4+2HC。三氧化硫SO3和氯化钡BaCl2溶液两者能发生化学反应。两者反应的实质是三氧化硫SO3与氯化钡BαCl2溶液中的水H2O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硫酸再与氯化钡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不溶于水和强酸的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即H2SO4+BαCl2=BαSO4↓+2HCl。SO3的物理性质:1、...
-
氯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简介 氯化钠和稀硫酸两者不反应。因为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但是固体NaCl能与浓硫酸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H2SO4=NaHSO4+HCl(气)(不加热或微热)2NaCl+H2SO4=NaSO4+2HCl(气)(加热)由于稀硫酸中的硫酸分子(H2SO4)硫酸已经全部电离,所以稀硫酸不具有...
-
芝麻酱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很高的保健价值; 芝麻酱中含钙量比蔬菜和豆类都高得多,经常食用对骨骼、牙齿的发育都大有益处(不要与菠菜等蔬菜共食,否则与蔬菜中的草酸或可溶性草酸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影响钙的吸收)。 芝麻酱含铁比猪肝、鸡蛋黄都高出数倍,经常食用不仅对调整偏食...
-
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还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碳酸钠常温下为白色无气味的粉末或颗粒。有吸水性,露置空气中逐渐吸收1mol/L水分(约=15%)。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且有一定的腐蚀性,能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也能与一些钙盐、钡盐发生复分解反应。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碳酸钠 ...
-
湿法炼铜技术是我国古代人发明的,其原理就是用置换反应制取金属。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湿法炼铜的国家。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是:1.CuO+H2SO4==CuSO4+H2O 基本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2.CuSO4+Fe==Cu+FeSO4 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干法炼铜:顾名思义,在不接触水的条件下炼制铜(即“干法”),此举并不是目的,...
-
强酸制弱酸实质及原理是弱酸根与强酸反应,生成弱酸和强酸根的反应,也就是弱酸根夺取了强酸的氢离子。强酸制弱酸是复分解反应一条重要规律。强酸制弱酸是指的在复分解反应中,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就可以弱酸制备强酸了!比如,氯水中通 正文 1 强酸制弱酸,指的是较强酸(可以是强酸或弱酸)可生成较弱酸。所谓的强酸制...
-
强酸制弱酸实质及原理是弱酸根与强酸反应,生成弱酸和强酸根的反应,也就是弱酸根夺取了强酸的氢离子。强酸制弱酸是复分解反应一条重要规律。这里的“强酸”、“弱酸”指相对的强弱,甚至能呈现酸性的一些非酸类物质,如酚类、正文 1 强酸制弱酸,指的是较强酸(可以是强酸或弱酸)可生成较弱酸。所谓的强酸制弱酸,指...
-
HSO4-一般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为H+和SO42-,对于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如碳酸,在与酸反应中,碳酸根先与氢离子结合成为碳酸氢根离子反应完全后后再与氢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强酸弱酸判断可以从PH、氢离子浓度、复分解反应等判断强酸 正文 1 HSO4-是强酸根离子,它能完全电离出H+和SO42-;HSO3-是弱酸根离子,...
-
硝酸钡和硫酸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硫酸的性质:1、可与多数金属(比铜活泼)和绝大多 正文 1 硫酸和硝酸钡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NO3)2=2HNO3+BaSO4(沉淀)分析:硝酸钡为无色的或者有白色光泽的立方晶体,它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具有强氧化性和毒性,微具有吸湿性。硫酸的化学式为...
-
三氧化硫和氯化钡反应是BaCl2+SO3+H2O=BaSO4+2HC。三氧化硫SO3和氯化钡BaCl2溶液两者能发生化学反应。两者反应的实质是三氧化硫SO3与氯化钡BαCl2溶液中的水H2O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硫酸再与氯化钡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不溶于水和强酸的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即H2SO4+BαCl2=BαSO4↓+2HCl。SO3的物理性质:1、...
-
氯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简介 氯化钠和稀硫酸两者不反应。因为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但是固体NaCl能与浓硫酸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H2SO4=NaHSO4+HCl(气)(不加热或微热)2NaCl+H2SO4=NaSO4+2HCl(气)(加热)由于稀硫酸中的硫酸分子(H2SO4)硫酸已经全部电离,所以稀硫酸不具有...
-
芝麻酱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很高的保健价值; 芝麻酱中含钙量比蔬菜和豆类都高得多,经常食用对骨骼、牙齿的发育都大有益处(不要与菠菜等蔬菜共食,否则与蔬菜中的草酸或可溶性草酸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影响钙的吸收)。 芝麻酱含铁比猪肝、鸡蛋黄都高出数倍,经常食用不仅对调整偏食...
-
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还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碳酸钠常温下为白色无气味的粉末或颗粒。有吸水性,露置空气中逐渐吸收1mol/L水分(约=15%)。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且有一定的腐蚀性,能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也能与一些钙盐、钡盐发生复分解反应。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碳酸钠 ...
-
湿法炼铜技术是我国古代人发明的,其原理就是用置换反应制取金属。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湿法炼铜的国家。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是:1.CuO+H2SO4==CuSO4+H2O 基本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2.CuSO4+Fe==Cu+FeSO4 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干法炼铜:顾名思义,在不接触水的条件下炼制铜(即“干法”),此举并不是目的,...
-
强酸制弱酸实质及原理是弱酸根与强酸反应,生成弱酸和强酸根的反应,也就是弱酸根夺取了强酸的氢离子。强酸制弱酸是复分解反应一条重要规律。强酸制弱酸是指的在复分解反应中,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就可以弱酸制备强酸了!比如,氯水中通 正文 1 强酸制弱酸,指的是较强酸(可以是强酸或弱酸)可生成较弱酸。所谓的强酸制...
-
强酸制弱酸实质及原理是弱酸根与强酸反应,生成弱酸和强酸根的反应,也就是弱酸根夺取了强酸的氢离子。强酸制弱酸是复分解反应一条重要规律。这里的“强酸”、“弱酸”指相对的强弱,甚至能呈现酸性的一些非酸类物质,如酚类、正文 1 强酸制弱酸,指的是较强酸(可以是强酸或弱酸)可生成较弱酸。所谓的强酸制弱酸,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