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芦根清中兼透风热,治风热咳嗽可用,常配桑叶、菊花、桔梗等药,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如《温病条辨》桑菊饮。 2、芦根用于热病烦渴。芦根甘寒,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渴,治热病伤津,烦躁口渴,常配生石膏、麦门冬、天花粉等药,以增强药力。 3、鲜用药力更强,可治热盛津伤...
-
1 芦根味甘性寒 ,归肺、胃经,药用其 根茎 。2 芦根的功效是清热泻火除烦 、生津止渴 、止呕、利尿、清泻肺热。3 清热泻火除烦、 生津止渴 用于热病烦渴 、肺热咳嗽。4 止呕用于治疗胃热呕哕 。5 利尿用于治疗热淋涩痛 。6 清泻肺热用于肺热咳嗽 、 肺痈吐脓。如 桑菊饮、 苇茎汤。注意事项 鲜芦根 ...
-
功效:泄热和胃,养阴止痛。4 芦根葱白橄榄饮:芦根50克、鲜萝卜200克、葱白7个、青橄榄7个。煮汤,代茶饮。适用于预防和治疗流行性感冒。功效:清热解表,宣通气机。5 芦根荸荠雪梨饮:鲜芦根60克、鲜藕(去节)、荸荠(去皮)各90克、雪梨10个、鲜麦冬60克,绞汁。温饮或冷饮。适用于中暑。功效:清热生津解暑...
-
4 功效:有清热、止呕之功效,主治小儿胃热而引起的呕吐等症。芦根气清、味甘淡,以之煮粥,没有药味,更适宜孩子食用。荷叶粥 1 原料:鲜荷叶1张,粳米100克,冰糖少许。 2 制作与用法:将粳米淘净,鲜荷叶洗净,切成1寸见方。再把荷叶入锅,加清水适量,大火烧沸,转用小火煮10—15分钟...
-
加沸水,盖上盖子,浸泡20分钟即可饮用。功效:健脾养胃,清热去火,美容养颜。7 金银花+鲜芦根材料:金银花30克,薄荷10克,鲜芦根60克。做法:先将金银花、芦根加适量水,煮15分钟,再下薄荷煮3分钟。滤出时加适量冰糖温服。功效:清热凉血,止渴生津。适宜人群: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高热烦渴的患者。
-
12 12芦根 性味:性寒,味甘。 成分:内含薏苡素、天门冬酰胺等成分。 功效与适用: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
功效:此粥中芦根清热生津除烦,甜杏仁润肺止咳,粳米健脾和胃,食此粥可清肺热、止咳化痰,用于咳嗽、有黄白痰、咽干、口渴等症状的患者。11 【靓汤】益气润燥 12 ◇ 沙参玉竹汤 用料:沙参、玉竹各20克,葱白25克,猪心、猪肺各100克。 制法:沙参、玉竹用纱布包好,与猪心、猪肺、葱白同放炖盅内,...
-
莲子芯味道虽苦涩,却有显著的强心作用,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去心火的功效,可以治疗口舌生疮,并有助于睡眠。脑力劳动者经常冲饮,可以健脑、增强记忆力、提高工作效率。有史料记载,乾隆皇帝每到避暑山庄总要用荷叶露珠炮制莲子芯茶,以养心益智,调整元气,清心火与解毒。用莲子芯冲水喝,清肝火、泄脾火、...
-
3 姜盐茶 生姜2片,食盐4克,绿茶6克,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30分钟后饮服。本方具有清热润燥,和胃止呕的功效,适用于口渴多饮、胃部不适、心中烦闷、多尿等。(药茶公主)4 苏荷茶 紫苏叶、薄荷叶、桑叶、龙胆草、芦根、菊花各等份,共研细末,到适量冲泡代茶饮。本方有清热解毒,祛风消滞功效,...
-
功效:这四种植物向来被认为是祛湿的上品,暑湿季节服用可以帮助脾胃化解体内的湿气。同时,薏米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可以增强脾胃抗湿的能力,避免湿气再次侵犯。 养生茶名称:洋参茶 调制:西洋参8到15 片、几叶碧螺春一起放到茶具中,用80℃左右的纯净开水冲泡5分钟后即可开盖享受。 功效:补气,解暑...
-
(《贵阳市秘方验方》)8、玉米须治胆石症(肝胆管及总胆管泥沙状结石,或胆道较小的结石在静止期者):玉米须、芦根各30g,茵陈15g。水煎服,每日1剂。(《全国中草药汇编》)9、玉米须治尿血:玉米须30g,荠菜花15g,白茅根18g。水煎去渣,1日2次分服。(《食物中药与便方》)10、玉米须治急慢性肝炎:玉米...
-
2 【毛冬青】【瑶语】色背喃【药性】属风药,味甘,性凉。【功效】祛风散邪、清热解毒、除湿止血。【主治】痢疾、风疹、疮疡、脚癣、外伤出血等。 3 【芦根】【瑶语】田基黄【药性】属风药,味苦、甘,性凉。【功效】泻火逐邪、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主治】传染性肝炎、泻痢、小儿惊风、疮积、喉蛾...
-
1 多吃粥多吃粥类食品,是我国传统的保健方法,对于胃大有好处。用于防暑的粥品有绿豆粥、荷叶粥、鲜藕粥、生芦根粥等。也可用中药决明子15克、白菊花15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煮成粥,作为夏季高温的清凉粥品。另外用白心番薯、芥菜适量加入粳米中煮成粥食用,有解暑发汗养胃的作用。2 多喝汤当人出汗比较多,...
-
8 枸杞茶此茶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p1、维生素b1、维生素c、 钙、铁,具有补肝、益肾、明目的作用,对电脑一族的眼睛酸涩,疲劳,这款秋季养生茶功效对视力下降都有很好辅助治疗作用。取枸杞子15g,加水煎煮30分钟,待温凉后代茶饮用。9 蜜糖茶此茶有生津清热、润肺利咽之功。取鲜芦根25克,加蜂蜜适量,加入适量...
-
1 止血藕节中含有单宁酸、维生素K,有收缩血管的作用,鲜藕性寒,多用于凉血止血。如鼻血、咳血、痰中带血者,可用鲜藕与鲜白茅根水或生侧柏叶煎服。莲藕茅根止血法可以取莲藕以及芦根30克,并将两者捣碎后放在一起煎煮,煮好之后可直接饮用,每次一碗,一天三次,可以有效达到止血的效果。2 化瘀古籍说:“藕...
-
稍焯,切成碎末放入碗内,加盐、味精、麻油拌匀后浇在豆腐上即可。沙参玉竹炖山斑鱼用料:沙参10g、玉竹10g、山斑鱼100g,生姜、盐适量。功效:沙参味甘微寒,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玉竹味甘性微寒,亦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的作用。山斑鱼味甘性平,能滋阴清热,与沙参玉竹合用则更显其滋阴清热的作用。制作:...
-
桔梗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简介 祛痰排脓 开宣肺气 开胸散结 利咽开音 畅利二便 载药上行 方法/步骤 1 【原名】桔梗【别名】包袱花;四叶菜;沙油菜;山铃铛花;符蔰;白药;利如;梗草;卢如;房图;荠苨;苦梗;苦桔梗;大药【药性】平【药味】辛;苦【归经】入肺、胃经。【功效】开宣肺气,祛痰...
-
可用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并煮粥,起到健胃祛暑的功效。苦瓜黄豆焖排骨 材料:苦瓜250克,黄豆100克,排骨300克。 做法:黄豆洗净后浸泡半天,排骨洗净,将苦瓜切块用开水氽烫备用。热油锅,将蒜蓉爆香,将排骨下锅爆炒,下盐少许,炒至五成熟,放入砂锅,与苦瓜、黄豆一起焖60分钟。
-
后将米与豆加水同煮粥,熟时加入香薷药汁再煮沸即可。一天内分2~3次温食。功效:可防治夏季轻度感冒,能清暑热。香薷又称香戎、蜜蜂草,其味辛、性微温,具有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之功效,适用于夏季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兼有腹痛吐泻、小便不利等。2 鲜芦根粥做法:鲜芦根30克,粳米50克。
-
西瓜芦根饮 做法:芦根煮水放冰糖,晾凉待用;西瓜取肉,瓜皮去掉外皮切成细条;瓜皮肉放入芦根水中,瓜肉摆在表面,冷藏即可食用。4 草莓苹果甘荀汁 功效:美化肌肤、消除倦容。此果汁由於加有红萝卜,因此可以预防及治疗便秘。 材料:草莓10粒;苹果1个;红萝卜1条;蜂蜜2汤匙;柠檬汁适量;冰块数粒...
-
其养阴清热止咳的作用更显著。适用于急慢性咽炎、咳嗽等病。4 4、枇杷饮准备材料:枇杷10克、鲜芦根10克。制作方法:将枇杷叶去毛后洗净烘干,鲜芦根切片,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文火熬煮20-30分钟即可。功效:具有祛风清热,止咳和胃的功效。注意事项 平时多注意保温 不要吹冷风 多喝热开水 ...
-
7 芦根粳米粥 功效:对热症、伤暑、心烦、口渴、头痛、咽肿、鼻血、胃热、呕吐等病症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保健作用。 原料:鲜芦根100克,竹茹2Q克,粳米100克,生姜10克。做法:将鲜芦根洗净切成小段,与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粥将熟时加入生姜,略煮即可。8 苦瓜西红柿...
-
功效:薄荷是清洁口腔的最佳食品,做成粥,同样能够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4、生芦根粥 原料:芦根30克,大米50克 做法:芦根洗净后放入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15分钟,隔渣留汁,加入米煮成粥,每日1剂,宜每早空腹服用,约5剂见效。 功效:专治因舌干或牙龈肿烂造成的口臭。
-
3 药方3【配方】鲜芦根20克,生石膏18克,薄荷4克,地骨皮9克,连翘9克,银花9克,白薇9克,板蓝根9克。【用法】薄荷除外,其他药材加水浸泡,之后浓煎10分钟,再放入薄荷,继续煎煮5分钟,去渣取清汁,每日1剂,1剂分2~3次服。【主治】本方适合于外感发热的患儿服用。4 药方4【配方】连翘6~10克,柴胡...
-
感冒清热颗粒与感冒清胶囊是人们感冒时最常选用的两种感冒药,看上去药名相似,但其功效却有很大不同。那么,这两者究竟有哪些区别呢?工具/原料 感冒清热颗粒和感冒清胶囊的区别 方法/步骤1:从药物组成来看 1 感冒清热颗粒是由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11味中药...
-
1 紫苏有理气安胎的功效,做法:常配砂仁、陈皮等理气安胎药配伍,治疗妊娠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等症。2 紫苏有行气和胃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中焦气机郁滞之胸脘胀满、恶心呕逆。偏寒者,常与砂仁、丁香等温中止呕药同用;偏热者,常与黄连、芦根等清胃止呕药同用。3 紫苏解表、散寒、发汗力较强,用于...
-
2 可用于症瘕结块,肺痈肠痈,跌仆伤痛,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病症:配合以其他中草药(芦根、大黄、当归),依据药性的不同,主治的症状也不一样。3 可用于经期调理:缓解痛经,或是经期腰痛‘调理经期过长(短)或是月经过少(多),并且因为其中含有大量胶质,能够促进血小板的生成,起到止血的功效 桃仁常用的食用...
-
7 治疗小儿间质性肺炎本病属中医咳喘范畴,临床常用玉煎散疗效颇佳。方法:前胡、玉竹、骨皮、白薇、桑皮各8g,鼠曲草、白前各10g,甘草6g。加减:久病阴虚盗汁者加白参9g磨调;痰中带血者加生地、茜草各6g;咳逆呕吐者加法半夏4g,芦根8g;并患外感者加荆芥6g,青蒿8g,每日1剂,连服10剂。 8 治疗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