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颜料是绘画材料中直接体现作品效果的物质材料,由颜料粉加油和胶搅拌研磨而成。市场出售多为管装,亦可自制。油画颜料是以矿物、植蹒效罩翔物、动物、化学合成的色粉与调和剂亚麻油或核桃油搅拌研磨所形成的一种物质实体。它的特性是能染给别的材料或附着于某种材料上而形成一定的颜料层,这种颜料层具有一定可塑性,它能根据工具的运用而形成画家所想达到的各种形痕和肌理。油画颜料的各种色相是根据色粉的色相而决定的,油可以起到使色粉的色相稍偏深及饱和一些的作用。油画颜料在绘画颜料家族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最早的油画颜料是文艺复兴初期诞生的,通常由画家本人或助手根据需要直接研磨配制,后来逐渐有了专门定制颜料的作坊,17世纪后画家自己动手配制颜料的情况已曰益减少。到了18世纪时油画颜料被装在用动物膀胱做的袋子里出售,口上用线束紧,使用时用针扎一个眼挤出颜料,这也许是后来铅锡管颜料的雏形。19世纪三十年代,曾经有过装在金属和玻璃注射管中的油画颜料出现,但这项不很方便的发明尚未普及就很快被更为科学的铅锡管装颜料所取代。1841年,铅锡管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油画艺术的普及与发展,但铅锡管因为以铅为基本材料,生产或使用都会有铅污染的危险,现在已开始淘汰而代之以更安全的铝管包装。从15世纪油画诞生到19世纪后近现代颜料工业的兴起,油画颜料质量与品种有了很大的改进与发展,然而其基本的成分和性质却没有根本改变。作为一名画家,对油画颜料的构成、分类及性能等的了解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并发挥其特性,也更有利于油画作品的长久保存。

3、按颜料的制作原料和化学性能可分三大类:矿物质颜料极其稳定,耐光性强,不易褪色和变色,覆盖力强,透明度差。纯度不高,接近中性,如赭石、生褐、土黄、土红等。有机颜料有机颜料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色种丰富,但除了酞菁系列和偶氮系列外,很多有机颜料在耐光性方面性能不理想。有机颜料中的色淀颜料系列是将染料色原溶液附着在体质颜料色淀上制成的,大部分虽然色相比其它颜料鲜亮,但耐光性很差。无机颜料无机颜料通常耐光性能好,遮盖力较强,用途广,是颜色品种数量使用最多的颜料,油画颜料中的合成无机颜料如钛白、锌白、群青以及氧化铁系列颜料中的铁红、铁黄、铁黑和铁蓝等,都是不能缺少的。按使用特性可以分透明和不透明颜料两大类。

5、合成颜料合成颜料从1856年合成染料发明以后,就开始发展。现代颜料化学工业生产的合成颜料品种多,用途塾里腐舷广泛,成本也较低,优质的合成颜料在着色力、耐光性和稳定性等方面优于一般的天然有机颜料,经过合成加工的无机颜料也已能代替绝大部分天然矿物颜料。现代油画颜料中的合成颜料占了绝对的比例,合成氧化铁类、镉类、偶氮类和酞菁类都是不可缺少的颜料。一般来说在耐久性方面,矿物颜料要优于动植物颜料,无机颜料要优于有机颜料。在着色力方面,合成颜料要优于天然土质颜料,但合成有机颜料中的某些色彩如染料色淀等有容易褪色、渗色的严重缺点。了解颜料所属性质可以充分发挥不同颜色的长处,在调配色彩时则可避免产生因不同成分混合所引起的弊病。绘画颜料的名称在国际上并无完全统一的标准,油画颜料的商品名较多是根据约定俗成的名称和各品牌的传统而定。有的是按照颜料色相或组成成分命名,也有的是依据历史上流传的习惯以地名、国名或人名作为色别的名称。国外各个颜料品牌的厂商还以自己的公司名来命名某些颜色。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已经有许多颜色的名称与实际成分不相一致,一些传统的天然颜料已被品质更好的合成材料所代替,但仍沿用过去的名称。还有的颜料名之为永固黄或永固红等,虽然耐光力相对好一些,但是实际上未必名副其实。各个国家、各个品牌的颜料名称与色相不尽相同,同样的名称其成分与色相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而几种完全不同的名称却可能实际上为同一种颜料。一些大的颜料公司在产品目录中和颜料管身上一般都标明有颜料的主要原料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