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什么,所以蔡伦要改进造纸的方法

 时间:2024-10-12 20:23:24

1、在战国时期,我国的主要书写材料为简牍、缣帛,这比商周时期的甲骨、金石已经进了一步,但到来秦汉时期,战国时代所通行的帛简,还依然作为书写材料。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每日所阅的奏章动辄以石计,十分地耗费时间。到了西汉时期,皇帝所阅读的奏章更多,汉武帝曾经用了足足两个月的时间,才读完了东方朔写在三千枚竹简上的上书。唐代的书画鉴赏家张怀瓘以及宋代的一些著作家认为,汉初(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便出现了能够代替竹简的纸张。但多年以来,苦于缺乏一些实质性的证据,而未被普遍支持,当时学界普遍认为蔡伦就是造纸术的“发明者”。直到1957年,在西安灞桥砖瓦厂工地上,被推土机推出了一些被粘在铜镜上的纸张——灞桥纸。经过专家鉴定,这些灞桥纸是来自于西汉武帝时期。这才将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的说法给推翻了。

  • 幼儿的语言培养
  • 学小易上如何重置登录密码?
  • 游泳班不退费怎么投诉
  • 如何保存夫妻间的感情
  • 胃热的表现有哪些
  • 热门搜索
    鲶鱼怎么做好吃 芝麻信用分怎么提高 和平精英国际服怎么下载 脱式计算怎么写 哈罗单车怎么收费 訾怎么读 佘怎么读 怎么做水晶泥 正宗可乐鸡翅的做法 甲状腺囊肿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