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到这组数据之后,作为一位身在美国的三个孩子的母亲,我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惊讶。根据我在出国前对中国教育的了解,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低下,是在大家的意料之中的。不用看具体数据,我们就能推测,与中国孩子相比,美国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肯定会高出一筹。毫无疑问,这些差异和美国的教育体制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对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做保证。中国孩子整天忙着应付作业和考试,有多少空余的时间可以做富于想象的创造呢?在中国,分数挂帅,成绩说明一切,谁会在乎什么想象不想象的?在美国学校,尤其是在美国小学,学生课余时间多,课后作业又非常少。只有在如此宽松的条件下,美国的小学生才有可能任意想象,并让稚嫩的思想展翅飞翔。

3、 除了绘画课,美国小学的音乐教学也非常值得称道。每次参加孩子们的学校音乐会,我都会感慨一番。美国小学生到了三年级,人人都要选修一门乐器。随后,到了初中和高中以后,这门乐器会跟着孩子们一起升学。我相信,选修乐器的中国孩子肯定大有人在。但在中国小学里,高质量的音乐普及教育肯定不如美国。中国孩子在音乐教育方面的总体缺陷,无疑会影响孩子们的想象力。也许你会不解,音乐和想象力有什么关系?大有关系。作曲家是根据什么创造出美妙的音乐的?一定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失聪后的贝多芬,他晚期的创作被认为是“超越了以前所有音乐,向人类想象力所能及的最高领域翱翔”。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没有贝多芬的晚期成就。

5、 也许你会好奇,为了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除了重视艺术教育,美国学校就没有什么新花样了吗?当然有。与创造最直接的相关教育就是科学研究。美国中小学每年至少会举办一次科学节(Science fair)。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报名参加科学节的比赛。这种比赛选题非常随意,没有标准命题,孩子们对什么拿手,对什么感兴趣,就拿什么课题去报名来试试身手。记得我去年参观一个科学节时,看到一名美国孩子的研究课题非常有趣,他研究的是可口可乐瓶子的变迁史。还有的孩子研究当地出产的岩石。

7、 我老公的美国老板,自己经营诊所多年,早就弄了个金钵爆满。这位美国医生对子女教育主张顺势而为。他明知道自己的诊所需要接班人,但他的两个孩子都没学医。他儿子学的是厨师,他女儿学的是首饰专业。我头一次听说,在美国做首饰还得上大学读个本科文凭才行。这位医生的育儿原则是,让孩子做喜欢的事,他才会做得最好。当他告诉我们,他女儿设计的项链得了大奖时,他的喜悦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的确,如果家长非让酷爱画笔的孩子去拿手术刀,无异于逆天而行,整个一拧巴。 总而言之,注重孩子艺术方面的培养,鼓励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尊重孩子的个人兴趣,是美国学校和家长培养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