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贴福的来历传说始于周朝姜子牙,即姜太公。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叶氏为穷神,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从此,百姓过年贴福字,驱赶穷神,寓意“福到我家”。过春节在大门上贴上大红福,主要表示了福星高照,富贵吉祥的象征,也表达了人们祈求添福添寿、岁岁平安的心理。

2、“福”到了的的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到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3、天下第一福的来历康熙十二年的时候(公元1673年),孝庄太后马上要过60大寿了,哪里知道突然生病,康熙召集天下名医,还是不见好转,康熙心里非常着急,也非常生气。要知道如果不是孝庄太后,康熙也就没有今天,想来想去,既然臣民帮不了他,就去求神拜佛,菩萨指点“请福续寿”,于是康熙沐浴斋戒三天,灵光一闪,提写了一个福字,再请天下能工巧匠将福字刻在青石板上,然后亲自背着石板到大殿上;跪在石板上,向老天讫福,七天七夜之后,老庄慢慢好转,又廷年益寿15年,康熙十分高兴,并把这个福字供在皇宫里,作为镇宫之用。

5、康熙赐福清代康熙皇帝,在第年春节都要亲笔御写大福字,赏赐给有功的王公大臣,以表示天子对臣下的恩宠。而王公大臣等人,如果获得皇帝赏赐的福字,都会喜出望外,受庞若惊,感到皇帝对自己的信任,预示着官运享通,飞黄腾达。

7、天下第一福的传奇逢年过节,家家贴福,人人祝寿祝寿本相边,古往而今,能把两字合而为一的,惟有康熙大帝也,康熙大帝年幼丧母,由孝庄太后抚养,然而正当康熙盛世的时候,孝庄太后却重病在身,寻遍天下名医没能够治好。康熙求祖母心切,化孝心于笔锋,创造了前无古人的寿、福联体字,然后召征天下能工巧匠,把它雕刻在大青石上,背着这个联体字碑前往祈年殿拜天神,为示孝心,康熙大帝跪在福字碑上祈福,上苍有灵,孝庄大后身体很快奇迹般的康复,康熙大帝将福字碑请回宫中,供奉在拂阁,作为故宫镇宫之宝。康熙所定的这一福字中暗含多子,多才(财)、多田、多寿、多福数个汉字,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五福合一之福,祝寿合一之福。其字形窄而狭长,为瘦,间音谐寿,民间称之长瘦福,即长寿之福。这幅字也成为了现存历代墨宝中唯一的将福寿二字写在同一字里的福字。

9、恭王府“万福园”恭王府花园又名萃锦园,坐北朝南,环山衔水,正处在“蟠龙水”环抱之中,恭王府及其花园为乾隆年间大学士和绅宅第,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园中墙壁画满福字,可只能数到九千九百九十九只,而园子称为、万福园,还有一个福字呢,后来被周总理找到,藏在秘云洞中的康熙御笔福字碑上。

11、祈福尽孝不少海外华侨,不远万里求得此福,该福在请回去后还有一定的讲究,除夕挂出,每日须净手敬香,并于晚上用手去摸福字,由下而上,摸得越高,则会越长寿,时至正月十五必须收起深藏,此谓摸年福增长寿。待来年端午、中秋、重阳、冬至、除夕之日方可再挂出。该福更是赠予老人增福增寿表露孝心的上待佳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