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配图理解法

 时间:2024-10-12 02:13:21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分析一:种豆和长出豆苗,时间肯定不一致,所以前半句翻译时可加上“曾经”一词,更便于读者理解。

解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配图理解法解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配图理解法解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配图理解法

2、诗句含义:我曾经在南山下种豆子,如今来田里却发现野草比豆苗长得还要茂盛。

解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配图理解法

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字义: 1.兴:起床,起来。 2.荒秽:名词作动词用,荒草,杂草。 3.荷(四声):肩负,扛。句意:我早晨起来就到田里清除杂草,月亮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

解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配图理解法解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配图理解法

4、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分析三:回家的小路,因为路边的野草在茁壮地生长着,所以道路变得有些狭窄;或理解为,因为是田间小道所以狭窄,而且两边长满了野草,傍晚潮气很大,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裳。句意:田间小道很狭窄,两旁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裳。

解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配图理解法解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配图理解法解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配图理解法

5、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句意:衣服打湿了可我并不觉得怜惜,只要我的意愿达到了,只要我没有违背自己喜爱田园生活的本心就行了。

解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配图理解法解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配图理解法

6、分析二:过渡自然。曾种豆南山下——>豆苗吖捎磴蠼稀,草比豆苗长得还茂盛——>早起晚归去除草——>回家路中,路两边的野草长势繁茂,挤得路便窄了——>异佩渥戏晚归中潮气很大,路边的野草上的露珠和空气中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裳——>但我认为不值得怜惜,因为我的意愿达到了,我没有违背自己喜爱田园生活的本心。

解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配图理解法

7、中心:本诗表现了诗人田园劳作之乐,从中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田园的自豪之情。

解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配图理解法

8、总结:理解一首诗,除了要掌握基本的字义外,还要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上下文的联系和本诗的写作目的即中心,来推测,来总结句意。

解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配图理解法
  • 美丽荷花手抄报
  • 防台风手抄报内容
  • 如何用PS制作拼图画
  • 民族团结互助手抄报
  • 用纸怎么制作青蛙摆件
  • 热门搜索
    汤面怎么做好吃 个人怎么交养老保险 怎么算安全期 ps怎么合并图层 蛏子怎么做好吃 宝宝受凉呕吐怎么办 椰子油怎么吃 冬瓜汤怎么做 胸部胀痛怎么回事 鱼汤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