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祝福》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时间:2024-10-19 07:47:38

社会、文化背景

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靓脘堤窳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取而代之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在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驱使下,1924年2月7日鲁迅先生创作了这篇小说。

鲁迅作《祝福》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扩展资料:

《祝福》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小说集《彷徨》。

作品叙写一个离开故乡的知识分子“我”在旧历年底回到故乡后寄寓在本家四叔(鲁四老爷)家里准备过“祝福”时,见证了四叔家先前的女仆祥林嫂瘁死的悲剧。

该小说通过描述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也阐述了像文中的“我”一样的启蒙知识分子,对当时人们自私自利以及世态炎凉的这一社会现状的无动于衷和不知所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祝福

  • 小说三要素及作用
  • 论证方法有哪些
  • be used to doing和used to do的用法
  • 高考小说明线暗线的作用
  • 古诗如何鉴赏
  • 热门搜索
    气球简笔画图片大全 儿童学画大全 错别字大全 小学生对联大全 观赏鱼图片大全大图 邪恶动态图大全 斐讯路由器怎么样 莴笋的做法大全 怎么学易经 成年身份证号码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