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宗祠与家庙称呼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4-10-12 08:04:54

1、如《汉书》载,“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及时祭礼不绝”。随着魏晋南北朝名门望族的出世,祠堂也逐渐普遍化。但,自从科举制的兴起以及望族的消亡,民间祠堂又开始没落,特别是五代至北宋时期,百姓居无定所,祖先的祭祀则仅限于每家每户的正堂。

2、整个宋代,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文人的异军突起以及商品经济的发达,使得儒家理学得到了广泛普及,而宗祠的再次推广多赖南宋时期的朱熹。

3、朱熹在《家礼》中谈到,“报本反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实有家名分之守,所以开业传世之本”,其宗旨是希望有识之家应建立宗祠祭祀祖先,以扬宗功祖德。此外,朱熹也提出了详细的宗祠规制,有钱之族“祠堂之制为三间,外为中门,中门外为两阶,皆三级”;“若家贫地狭,则止为一间,不立厨库,而东西壁下置立两柜,西藏遗书、衣物;东藏祭器亦可”。

4、“凡祠堂所在之宅,宗子世守之,不得分析”。如此在朱熹的倡导下,朱熹理学文化影响下的江西、福建、浙江便在民间掀起了宗祠修建之风,而当时福建适逢经济文化大发展时期,进士辈出,海外贸易发达,大量的文化输出也使得宗祠文化传播至福建之外。

姓氏宗祠与家庙称呼有什么区别

8、因此,宗祠与家庙的区别在于,家庙设立之前一定有过高官,而宗祠则不需要:先有高官才有家庙,先有宗祠才有高官。什么样的官才算高官,这个还真不好说。

9、因此,曾经高官比例较高的浙江、江西和福建便成了家庙的高发地,而其他地方则多见宗祠。

10、当然像家谱祠堂家庙等,每一个地方都还有独特之处,上述的情况多指南方祠堂与家庙的区别。

姓氏宗祠与家庙称呼有什么区别

16、家谱国际为此还打造一个手机端APP“认亲”,在平台上建立纪念馆,也可以将有关的传记、视频、文选等上传到此平台分类管理保存,以方便家族的成员缅怀先人。

姓氏宗祠与家庙称呼有什么区别
  • 光污染都有哪些危害?
  • 响螺皮蛋粥懒人必学
  • 圆椒盅的家常做法
  • 公积金自行提取流程
  • 汽车脚垫选择和安装
  • 热门搜索
    不含税价怎么算 射进去了怎么办 鸡内金怎么吃 我的世界怎么下载地图 武汉理工大学怎么样 怎么做游戏 怎么打字 孕妇感冒鼻塞怎么办 授权委托书怎么写 工种怎么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