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天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出处

 时间:2024-10-21 14:39:27

老天给的都一样,老天并不仁慈,只把万物当作没有生命的贡品,出自《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五章。一种普遍的理解是:老天并不仁慈,只把万物当作没有生命的贡品;然而联系上下文,这种理解有失偏颇。另一种理解则是认为老子想表达天地公平的观点。

通俗点说: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换句话说,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包括运气),与天地无关;天地顺其自然,一切犹如随风入夜,润物无声。

天生天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出处

扩展资料:

起源

“刍狗”就是扎草为狗形,疾疫时用于求福禳灾,此时要文饰妆扮一番。祈祷之后,侍祭者可享用祭品,而刍狗即便弃置,人踏车轹,随后就将它当做柴草,一烧了事。

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牲畜(因为用不起猪、牛、羊等大的牲畜)。随着社会风气的演变,人们渐渐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只狗形来代替(就相当于后来在拜祀的时候,用面做的猪头来代替真的猪头一样)。

刍狗做好以后,在还没有用来祭祀之前,大家对它都很重视,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举行祭祀以后,就把它扔下不管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成年人遇到“熊孩子”怎么办?
  • 《二胎时代》演员表介绍有哪些
  • 桂花雀怎样养殖
  • 天猫APP怎么开通小额免密支付?
  • 怎样做蛾眉豆好吃?
  • 热门搜索
    电脑怎么分盘 蒜茄子的做法 薏米的做法 酹怎么读 炖鱼汤的做法 腌鸡蛋的做法大全家常 米糕的家庭的做法 无锡排骨的做法 素丸子的做法 烤蛋糕的做法和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