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当时杜甫都近50岁了,哪来的娇儿

 时间:2024-11-15 13:31:36

这里的“娇儿”所指的是孩子,都是这里的孩子并不是幼小的婴孩,所谓孩子无论多大在父母面前永远都是孩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朝代】唐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话释义: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当时杜甫都近50岁了,哪来的娇儿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

  • 比喻论证的例子有哪些
  • 叙事特点考虑的8个角度是什么
  •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 最适合初中生的十首英文歌。
  • 文言文“其”字的用法
  • 热门搜索
    ps怎么用 应交税费怎么算 十字绣勾边怎么勾 闯禁行怎么处罚 怎么煎荷包蛋 怎么看k线图 怎么把c盘扩大 分手怎么挽回 个人工作总结怎么写 长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