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误区一:孩子发呆就是有问题 如果妈妈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在浪费时间。其实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和“内隐性学习”,前者表现为学习绘画课程,学习某项技能等。后者则是一种无意识学习,大脑是在储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是不是用意识去努力地实行而已。 因此,家长应该理解孩子,了解孩子个性、气质特色,顺其自然,让他们的天性得以发展,创造适合他们自由成长的环境。

3、误区三:“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学一件事情比别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个新环境很长时间不适应等,这些行为都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笨孩子”的表现。这些都只是适应性低的表现,这并不代表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只是这类孩子的一种行为方式。 建议家长让孩子学会控制节奏,慢慢去想慢慢去做一些事情,这个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怎么去控制他的行为和一些语言的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