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周庄的十二坊

 时间:2024-10-28 19:33:54

1、酒作坊“一缸酒,经过发酵、沉酿,最终能够品尝,一共需要四年时间。”在有着百年历史的源丰顺酒作坊里,酿酒师傅一边倒上几杯黄酒给我们品尝,一边告诉我们传统酿酒工艺。源丰顺酿酒的工艺为其家族祖传,始于道光年间,酒香飘过两百年。原料采用水乡特有的精糯米,经过浸米——蒸饭——入缸发酵——开耙——上榨——澄清——煎酒——罐装,八道工序方能出酒。店内提供豆腐、阿婆菜、花生、茴香豆、牛肉、萝卜、熏青豆等下酒菜。

水乡周庄的十二坊

3、豆腐坊经过这家原汁原味的小店,有人正在体验手推磨磨豆腐。阿伯阿婆正在做豆腐花、炸油条,还有人围坐在四方桌前,等待着吃豆花喝豆浆。自己也来一份,用小勺子慢慢品尝添加了小虾米、咸菜、紫菜的豆腐花,醇正的味道迅速满足口腹之欲。

水乡周庄的十二坊

5、铁铺坊手工打制铁器件已传承千年,匠师们站在熊熊的火炉房,挥起铁锤,叮叮当当,锤打出钳钩镰铲。风箱急,炉火旺,舀一匙铁水,补进铁锅破漏处,让人看得出神。早上七八点钟,铁匠坊的火炉开始亮起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在早晨的古镇里清脆悦耳。“世上有三难,摇船、打铁、磨豆腐”,已经70多岁的戴师傅从十三岁开始学打铁,说起自己的打铁史,他笑着用这句谚语来总结。现在能吃苦的人不多了,戴师傅收了一个徒弟,如今已经出师。在这间铁匠坊,不论春夏秋冬,都是风箱急,炉火旺,戴师傅抡起铁锤,站在熊熊的火炉房,挥着铁锤,叮叮当当,火星四射,在汗水中锤打出钳钩镰铲。戴师傅告诉我们,至今周庄不少农家对这些铁器仍有需求,是种菜、栽花的必备工具。

水乡周庄的十二坊

7、鞋艺坊绣花鞋也被世人誉称为“中国鞋”,在不盈方尺的鞋材上飞针走线。绣花鞋的刺绣修饰手法沿袭了东方装饰唯美的审美风尚,注重鞋面的章法和鞋帮的铺陈,并配以鞋口、鞋底的工艺饰条。60多岁的缪奶奶,穿着小花布衣衫,扎着两个小辫子,戴着一架老花镜,认真的绣着小布鞋,不盈方尺的鞋材上飞针走线。每一只绣花鞋都是老奶奶手工制作,从鞋底、鞋帮到鞋面,连布料上的虎头龙纹绣花都是一针一线绣出来的。一双双虎头鞋,都是正宗的千层底布鞋,不仅精致还耐穿。每一位家长看在眼里,爱在心里,都忙着为自家的小孩子买上一双。

水乡周庄的十二坊

9、木器坊一大早起来,街上还没有多少人的时候,木器坊的师傅就骑在长凳上,“哧溜——哧溜——”地舞着刨花始刨木,40多岁的师傅已经有了30多年的手艺了。师傅对自己的手艺特别自豪,做手艺时非常专注,偶尔提起器具,眯起右眼瞄一眼,显得特专业。长凳上留下的许多斧凿刀痕,也告诉我们师傅的手艺也来之不易。爱笑的师傅很爽快地答应教上一两手窍门,在亲身示范下,一块块的木块做好之后,再拼接起来,严丝合缝,滴水不漏。这些经过细细打磨后的木桶,可以作为装饰品摆放起来,带着传统朴素的味道。师傅们以樟木为原料,以山水、花鸟为吉祥图案,用精巧的工艺雕刻成笔筒、摆件、木质家具、花板等,融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从圆木到成品,从自然到艺术,从粗糙到精细,一片片木屑,都让驻足观赏的人惊叹。

水乡周庄的十二坊

11、砖坯坊“这些砖瓦放在家里的屋顶上、船上,还有富人家的亭台廊轩、瓦饰的花墙花窗。”张阿伯一边制作砖坯,一边对着摆放整齐的砖瓦介绍它们的用途。张阿伯是周庄砖坯艺人,少年时就精通青瓦制作手艺。这间周庄民间常见的砖坯艺坊,展示了周庄最传统的打泥制坯工具,还将周庄人传统烧砖制瓦手艺通过艺人的言传身教展示出来。笨手笨脚的年轻人摆弄着陌生的工具,张阿伯笑呵呵地在一旁指点,说道紧要处,还会亲身示范一下。

水乡周庄的十二坊
  • 手游阿当比鸡如何领取等级奖励
  • 花岗岩栏杆安装注意事项
  • 地下室想改造个卫生间排水方式
  • 青岛市为什么有的楼屋外墙是白的有的黄的,有的粉红的
  • 正确拔眉方法攻略
  • 热门搜索
    360路由器怎么设置 人民币符号怎么输入 成都到泸沽湖怎么坐车 黑芝麻糊怎么做 紫药水怎么洗掉 给领导送礼怎么说 草莓用英语怎么说 皋陶怎么读 籍贯怎么写 ins怎么下载